“觸摸黃埔——館藏黃埔軍校文物特展”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舉行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夏楊,實習生戴維嘉,通訊員吳志剛、曹曉亮報道:1924年6月,孫中山創辦的黃埔軍校開學,如今迎來了該校建校90周年紀念日。為此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2日舉行了文物特展,一批珍貴文物首次和觀眾見面,其中就有解放軍上將、黃埔一期生周士第的《陣中日記》。
  50多件文物首次展出
  為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首次對館藏黃埔軍校文物作集中展示,從1300餘件藏品中精選任命狀、畢業證書、畢業證章、軍服等50多件珍貴文物。該展覽將免費開放至6月27日。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這些展出的文物中,有首次和觀眾見面的周士第的《陣中日記》;有國民黨元老張人傑(靜江)贈送給李其芳的“是醫國手”書法;有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馮劍飛的調派令、委任狀等一組反映他從學生到將軍成長軌跡的文物。還有目前國內最早的黃埔軍校畢業證書——黃埔一期學生潘學吟的畢業證,有李其芳為黃埔軍校軍醫部主任的委任狀,有鄭洞國石質印章等。通過這些珍貴的文物,能重拾黃埔軍校歷史的點點滴滴。
  上將日記寫於抗日前線
  展櫃中,周士第的兩本日記靜靜地放著,泛黃的紙頁、淡化的筆跡,透出歷史的厚重感。抗戰期間,周士第率部活躍在晉西北地區,為晉西北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發展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兩本日記就寫於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8月至1940年11月,周士第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參謀長,日記正是他任參謀長期間的戰地日記。記者在翻開的日記中看到,灰藍色的筆跡詳細記錄著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的戰略部署、作戰策略、日軍情況、作戰經驗教訓總結等,字裡行間透露出抗戰的艱辛和不易。
  黃埔後人海歸捐文物
  在特展現場,有位86歲的老人長時間流連在一件件文物間。她正是李其芳遺物的捐贈者李若梅。她年輕時在美國生活了60多年,晚年回到廣州定居,“我經常來這裡,我的父親告訴我,這裡有他的家人!”
  黃埔軍校軍醫部主任李其芳是李若梅的父親。那副“是醫國手”的書法,正是國民黨元老張人傑(靜江)送給李其芳的。1924年,李受孫中山之托赴上海給張靜江治病。他採用德國先進的牛奶精註射的辦法,緩解了張多年的頑疾。張非常感激,給孫中山寫了一封感謝函,極力贊揚李的醫術;又給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寫了一封推薦信,舉薦他到軍校任職。
  李若梅說,父親1953年病逝,生前叮囑她,一定要保護好這些黃埔文物,併在適當的時候捐給國家。此後李若梅到美國求學、工作,這些文物也一直帶在身邊。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她,便回到故土,將48件父親的遺物一併捐了出來。
  96歲黃埔生回憶抗戰
  前來參加黃埔軍校90周年紀念活動的,還有兩位年過九旬的黃埔老人,分別是黃埔軍校17期的何季元和18期的梁伯堅。其中何老還擔任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副會長。
  何老是廣東中山人,今年96歲,何老說,1944年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就加入了國民黨60軍炮兵營,到湖南衡陽抗擊日軍,先後在衡陽城外和敵人周旋、戰鬥40多天,他們兩個師近兩萬兵力幾乎傷亡過半,“一位副師長犧牲了,團長、副團長、營長犧牲了10多個,連排級軍官也犧牲過百人”。
  搶救正在消失的歷史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健在的黃埔老人日漸減少。為搶救正在消逝的歷史,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近年來開展了針對黃埔老人的口述資料採集工作,歷年積累及近年採訪黃埔老人百餘位。為進一步推進並規劃口述歷史採集、整理和研究,昨日的紀念會上成立了“黃埔軍校口述史研究中心”。
  紀念會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還與廣東人民出版社簽訂了《黃埔軍校系列傳記叢書》出版意向協議書。該叢書是根據廣州市長陳建華的指示,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組稿、編輯,爭取年內出版5-6冊圖書,作為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獻禮。編輯:王銳  (原標題: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首展上將戰地日記等珍貴文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43mk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